120億! 美對台軍售 30%花在新竹這裡

2017-07-01

120億! 美對台軍售 30%花在新竹這裡

記者程嘉文╱台北報導

聯合新聞網2017年7月1日 上午7:12

 

軍購清單一字排開 誰最強?

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諾爾特(Heather Nauert)29日在記者會上宣布,川普上任後首次對台軍售案,已經向國會提交,總共7項、金額14.2億美元(約新台幣433億)。她並重申,美國支持台灣維持足夠的自衛能力。

此批海外軍售(FMS,政府對政府)包括Mk48重型魚雷、Mk46魚雷提升為Mk54、高速反輻射飛彈、遠距遙攻精準彈藥、標準二型飛彈備份組段、AN/SLQ-32電戰系統性能提升、SRP長程預警雷達後續維持改良。

我國防部除了證實上述項目外,也宣布經由一般商售(DCS,直接與廠商對口,但仍須美國政府輸出許可)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。國防部表示,相關武器裝備將增進制空、制海戰力與預警能力,提升整體防衛能力,我方對美方決定表示感謝。

Mk48重型魚雷:2億5000萬美元

換掉我潛艦30歲魚雷

 

美方出售46枚,將由海軍現役的兩艘荷蘭製劍龍級潛艦使用。每艘劍龍級約可攜帶18枚魚雷,目前使用的是印尼授權生產的德國SUT魚雷,服役已經30年。

Mk48是美國海軍潛艦現役的魚雷,口徑533公釐(21吋)。這次賣給中華民國的型號是外銷專用的Mk48 Mod6AT,是利用1980年代製造的Mk48 Mod 4進行改良,包括降低引擎噪音,並且換裝新式Mod 6的尋標與鎖定系統,目前的用戶包括巴西與土耳其。

Mk48的許多性能至今仍未正式公開,一般估計其最高時速可達55節(102公里),在此速度下的射程可達38公里,如果時速40節,射程可達50公里。

Mk46輕型魚雷升格為Mk54:1億7500萬美元

美軍現役魚雷 也是這型號

 

相較於龐大的潛艦用重型魚雷,Mk46屬於輕型(口徑324公釐)的反潛魚雷,由水面艦與反潛機、直升機上發射。Mk46是美軍服役多年的制式魚雷,全球使用國高達35個。

1990年代,美軍推出新一代的Mk50魚雷,雖然性能比Mk46更先進,但是價格太貴,只造了1000多枚。2003年起量產的Mk54是折衷版方案,使用Mk46的推進系統與Mk50的尋標頭,並且大量使用經過強化的商業電子零件(COTS),使得價格與改良彈性都獲得很大改善。目前Mk46、Mk50、Mk54都在美國海軍中服役。

美國這次出售168套改裝套件給我國,將Mk46改良為Mk54,但此數字應該不是國軍現有Mk46的總量。Mk54的射程約11公里,最大時速超過40節(74公里)。

AGM-88高速反輻射飛彈:1億4750萬美元

雷達站殺手 能穿透共軍防空網

 

一般雷達導引飛彈,是由己方發射雷達波照射目標,反輻射飛彈的道理正好相反,飛彈本身不發射電波,但可尋找敵方的雷達電波,以攻擊對方的雷達站。就算未必命中,也會迫使對方的雷達不敢全時間開機,對我方而言,就有穿透防空網的機會。

反輻射飛彈從越戰以來開始大量運用,AGM-88高速反輻射飛彈(HARM)是美國第三代反輻射飛彈,於1983年開始服役於美國海軍。

一旦兩岸爆發戰事,我空軍戰機必定須對大陸東南沿岸的軍事設施,發動先制打擊。但隨著中共解放軍的防空飛彈火網愈來愈密集,若採取傳統的攻擊模式,損失將會極慘重。因此長期以來,我國一直爭取向美國採購反輻射飛彈,如今終於如願,成為AGM-88的第15個海外用戶。這次賣給台灣的型號是AGM-88B,其中包括50枚作戰彈、10枚練習彈,將由F-16戰機攜帶。

AGM-154滑翔炸彈:1億8550萬美元

遠距投彈 降低戰機傷亡風險

 

AGM-154「遠距遙攻精準彈藥」(JSOW),基本上是加上一對翅膀的1000磅炸彈。由於具備滑翔能力,攜帶JSOW的戰機,可以在最遠110公里外投彈:即使在低空投彈,也能滑翔22公里。如此一來,戰機就不必衝進敵方防空火網投彈,大幅降低傷亡率。

JSOW投出之後,靠衛星定位(GPS)與慣性導航(INS)導引飛向目標,在最後階段使用紅外線影像瞄準目標。國軍這次引進的是AGM-154C,共56枚,同樣也由F-16戰機掛載。

馬政府時期,美國批准升級我國空軍的F-16A/B機隊,國軍就爭取四種遠距離對地精準打擊彈藥,包括HARM、JSOW、JASSM(AGM-158,聯合空對地距外飛彈)、SLAM-ER(AGM-84H/K,魚叉飛彈的增程攻陸改良型),不過努力至今,才終於爭取到前兩者;背後原因可能是經國號戰機已開始使用國造「萬劍」空對地飛彈,「天劍二A」反輻射飛彈也完成試射,因此美方才願意出售性能類似的HARM與JSOW。至於後面兩種飛彈的射程更長,至今美方都不點頭。

標準二型飛彈:1億2500萬美元

海軍最長程的防空武器 買到16枚

 

標準二型飛彈的美軍編號為RIM-66K,目前服役於國軍的四艘紀德級驅逐艦,每艘最多可帶68枚,射程153公里,是海軍最長程的防空武器。這次交易包括16枚「全彈」,另外還有多種零部件,包括導引段、引信、自動駕駛系統電池組、儲存箱等。

為了對付敵方的飽和攻擊,標準二型具備多目標接戰能力。艦上的搜索雷達發現目標,射控電腦就會根據距離、航向、速度,計算出最佳攔截點。飛彈發射後就直接朝向攔截點飛去,直到最後階段,才需開啟射控雷達鎖定目標,讓飛彈追尋。

如此一來,軍艦就可同時對多個威脅來源發射飛彈攻擊,每具射控雷達可以同時「照顧」數個目標,因為直到飛彈擊中目標前最後幾秒鐘,才需要提供照明。相較之下,早期的標準一型飛彈,全程都要射控雷達導引,因此射控雷達的數量,就限制了同時接戰目標的數量。

AN/SLQ-32電子戰系統:8000萬美元

紀德級驅逐艦 軟硬體升級

 

AN/SLQ-32是美國海軍1970年代研發的艦用電子戰系統,服役至今已經歷多次改良。目前國軍的美造軍艦幾乎都有配屬:諾克斯(濟陽)級巡防艦使用較早的SLQ-32(V)1與(V)2,只有截收電子訊號的能力,(V)2的接收範圍比(V)1廣得多,甚至可以根據電波判斷出對方位置,將座標輸給魚叉飛彈發動攻擊;成功級巡防艦的SLQ-32由(V)2升級到(V)5,增加了主動干擾的能力;紀德級驅逐艦的前兩艘(DDG1801基隆、DDG1802蘇澳)使用兼具被動偵測與主動干擾能力的SLQ-32(V)3,性能最強;後兩艘(DDG1803左營、DDG1805馬公)受陷於預算,當初在美國啟封時,仍繼續使用SLQ-32(V)2。這次美方批准的改良案,包括將四艘紀德級的SLQ-32都升級到(V)3,同時更新相關軟硬體。

AN是美軍對電子系統賦予的軍用編號字首,國軍也仿照類似模式,將自製的電子系統賦予CS字首,例如錦江級與沱江級巡邏艦使用的中科院製搜索╱射控雷達,型號為CS/SPG-6N。

長程預警雷達:4億美元

改良新竹樂山「鋪路爪」雷達 替美監視陸?

 

這波軍售中將近三成的預算,花在長程預警雷達的改良上。不過對於改良的細節,美方幾乎完全不透露。

這座長程預警雷達,位於海拔將近2700公尺的新竹樂山,是美製「鋪路爪」(AN/FPS-115 PAVE PAWS)雷達的改良型,具備三面龐大的相位陣列雷達天線,高度將近10層樓。對於彈道飛彈的偵測範圍3500公里,已經到達大陸西部;台灣這座雷達由於位居高山,還增加俯視功能,可偵測低空的巡弋飛彈,以及監控海面艦艇。

長程預警雷達的性能驚人,成本也很驚人:從2003至2011年,政府投入新台幣410億元的預算,這次性能提升,又將多花約120億元。據傳雷達獲得的情資,第一時間就交給美方,是否應該購置這座雷達,外界爭議一直很大。有人認為這等於是替美國人「當看門狗」監控中共,卻又要我方付錢,而且一旦開戰,必然會被共軍飛彈擊毀,根本是標準冤大頭。

對於外界質疑「看門狗」、「冤大頭」,不管是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,政府都強力反駁。不過對於雷達的操作細節與技術資訊,國防部從來不願透露。

儘管前往觀霧、大霸尖山一帶健行的遊客,都可以清楚看到這座龐大的「金字塔」矗立山頂,甚至天氣晴朗時,在苗栗境內的中山高也能望見。但它也如同埃及的金字塔一般,充滿著神秘氣息。

Mk41垂直發射系統(不在此波軍售範圍內)

軍艦射飛彈 會像蜂炮一樣快

 

海軍現役紀德級、成功級艦,分別使用標準二型與一型飛彈,都使用傳統臂式發射架。飛彈從艙內經軌道送到甲板上的發射臂,然後點火發射。每具發射臂重新上彈約需10秒鐘,而且機械複雜精密,容易故障。因此包括美、俄與中共,新一代軍艦都改用垂直發射系統。系統的外型與原理略似蜂炮,飛彈分別裝在各發射格內,開啟艙門就可直接向上射出。

Mk41是美軍現役的垂直發射系統,每秒鐘可發射一枚。不過由於飛彈在發射格內點火,材質必須抗炸抗高溫,還必須設計排焰系統。國軍一直爭取向美採購Mk41,直到馬政府末期終於成功獲准輸出。不過交易模式不是政府對政府的FMS,而是直接向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購買。

我國引進Mk41,預期將用在未來自製的巡防艦或驅逐艦上,至於海軍下一代的主力防空飛彈,可能採用中科院天弓三型改良的艦射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