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1五週年 馬英九:廢核不是世界趨勢,台核電廠是世界模範生

2016-03-12

311五週年 馬英九:廢核不是世界趨勢,台核電廠是世界模範生

 

作者政治中心/台北報導 | 民報 – 2016年3月11日 下午6:01

相關內容

日本311震災5周年,反核團體將舉辦大遊行,行政院長張善政也 …

日本311震災5周年,反核團體明天也將舉辦大遊行,行政院長張善政今天也為蘭嶼遷核廢跳票道歉,不過,總統馬英九今(11)日仍舉日本、歐洲的例子,稱核電仍在增加中,廢核「並不是」世界趨勢,日本首相安倍也說「我們不能沒有核電」。

馬英九提到,「將運作很好核電廠除役要想一想」,台灣現有3座核電廠,6個機組,根據聯合國原子能總署的全世界核電廠評比,台灣在31個國家,66個機組排名第5,核電廠照計畫運轉比例做到90.1%。

「很多人不知道,把核能電廠罵得像什麼一樣,其實(台灣)在全世界是模範生」,「這不是我馬英九講的或自我感覺良好,是聯合國機構做的評比」,馬英九表示,「談到這個他就非常擔心」。

他說, 2個多月後他就不是總統了,但他還是中華民國的國民,還是關心這個國家,也希望不要因為缺電限電,造成外資不來、廠商出走等情況,事實上只要慢慢做,非核家園不是不能做,而是要一步一步,有把握、有替代能源再做,「否則稍微慢一點也無妨」。

馬表示,講這麼多出去人家又要罵「你就是要擁核」,但他不是擁核,而是找出最恰當的能源搭配,看哪種排列組合對台灣最有利,「一旦要減碳,就不可能100%廢核,一步一步走比較可靠」。

馬英九上午在總統府主持105年科技界人士授勳典禮,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、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、長春集團總裁林書鴻等人接受總統授勳。他說,許多國家廢核但又恢復核能,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說不能沒有核電,台灣與日本條件相似,「最能彰顯我們要往什麼方向走」。

馬英九說,曾發生核災的國家如美國(三哩島事件)、蘇聯(車諾比事件)統統都還在用核電,甚至仍在增加中,德國可以向周邊國家買電,但日本不可能向別人買電,條件完全不一樣,他認為,「我們的條件跟日本非常相似」,看日本的例子,「最能彰顯我們要往什麼方向走」。

馬英九,今天是日本核災5周年,安倍晉三表示「我們不能沒有核電」,日本發生事故後對核電產生很大懷疑這是非常正常,那時日本有54個機組,其中在福島的4個全都停了,其餘50個有2個興建中,48個運轉中也全停,是全世界唯一立即一步到位停了。

「德國宣布2022年全面廢核,先停了8個核電廠、比利時2025年也要廢核、瑞士設定在2034年」,馬英九說,「但這是世界趨勢嗎?並不是」,「安倍3年前上任後揚棄廢核政策,因為他們實在吃不消」,他說,安倍認為,要減碳恐怕就不能完全廢核。

馬英九也提到,包括產油國的伊朗、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在興建核電廠,理由是石油就算100年用不完,200年也會用完,因此要有替代方案;以綠能出名的英國、芬蘭等國也在發展核電,英國不但有綠能也有石油,經過全國廣泛討論做出理性決定,「他們已經廢過核電又回來了」。

馬指出,世界核能協會估計,全世界有440個機組還在運轉中,6個興建中,173個正在規劃中,提議中的還有300多個,從趨勢看起來只會多不會少;OECD國家預測2035年的石化能源(石油+煤碳)占55%,再生能源33%,核能12%,跟現在比例差不多,變化較大的是油跟碳減少,再生能源增加。

馬英九表示,「33%的再生能源有一半是水力發電,不是大家想像中的太陽能和風能,他上任8年,在再生能源投注很大心力」,陸域風機從107座增加到329座;太陽能的裝置容量比上任前增加300倍,「但有裝但不見得能發得出來」,一天24小時,在晴天的白天只有3個小時發電;風力一天有7小時發電,台灣真正需要發電是夏天,但夏天沒有風,到東北季風才有風,時間搭配不是很好,不管怎樣發展,還是無法取代現有基載電力。

他說,用火力、核能發電發的一度電跟再生能源發的一度電不一樣,是提供的時間不一樣,火力、核能持續發電,再生能源是間歇,不穩定發電,這是最大的問題;因此,政府一方面要節能減碳,發展綠能,但「不是說做到那個程度就可以解決問題」,「這問題是未來、下一任政府一定要很慎重考慮的」。